第1个回答 2011-04-20
已是一段往事,可它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内心,时时让我升起一股对学生的宽容和理解之情,让作为老师的我总不由自主的反思:该怎样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,让他们自由地呼吸,快乐地成长?
那天上午,我的学生们正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作文考试。我则在教室里批改数学作业。偶然抬头,发现一个学习成绩后进的学生正托腮沉思。走近他,我看到了这样一篇刚写完的作文:
妈妈的爱
现在妈妈终于回来了,我真高兴。昨天下午一放学,我就像小鸟一样飞回了家,刚一放下书包,妈妈就很严厉的走过来,跟我说了今天在学校里与老师交换意见的情况,说了一大通我的坏习惯,我心里难受极了,我也恨自己,怎么老是不争气,惹老师和妈妈生气呢?
接着妈妈让我拿出书和本子做作业,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
视去了,可声音仍传到我耳中,我一边听着一边做作业,我做完了语文,又做数学。过了一会儿,妈妈来检查我的作业,在我的作业里找出了许多错误,妈妈拎我的头发,捏我的眼皮,把我的眼泪都疼出来了,妈妈冲着我大吼。我一边哭一边修改作业,我知道妈妈对我认真,严格,是为了我好,我知道这是妈妈对我的爱!
读完作文,我的心灵被震撼了,特别是看到了“我也恨自己”、“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视”、“妈妈冲着我大吼”的时候,我再忍不住自责起来:平时我总批评这名学生,甚至怀疑过他能否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,可从今天的这篇作文来看,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这样充满真情实感、语言流畅的的作文,他笨吗?不!笨的是我这个老师,笨的是他的父母,我们是多么不了解孩子,不懂得去关爱孩子啊!
放学的时候,我特地留下这名学生。等了很久,他年迈的爷爷终于蹒跚而来。我和班主任把这篇作文拿给他看,询问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。老人流着泪告诉我们,孩子的父母离异,母亲出国打工,姥姥由心疼而衍变为溺爱,对孩子不加管教,爷爷想把孩子接回去住以便管管他,可却担心造成新的家庭矛盾。长期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,孩子养成了骄宠任性、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。这些不良习惯又使得他在班上成为一名后进生,自信心受到极大的影响,形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。母亲出国几年归来,一方面爱到极点,一方面要求过严,给予过高的期望后又恨铁不成钢,最终发展成为棍棒教育。
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,那时的我也是个贪玩的孩子。父亲读过一点书,农活整天都忙不过来,难得有时间关心我的学习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有个星期天正好下雨,父亲一边搓着草绳,一边让我读一本书,书名是《西湖的传说》。父亲不多话,但很严厉,我虽然有好多字不认识,却不敢不读。好不容易结结巴巴读完几篇故事,父亲并没有说什么,可我却深深的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了,“六合塔、白娘子、张果老、东海龙王”,我渐渐地沉浸到书中去了。天慢曙暗下来,我合上书望着门外绵绵的雨,看着父亲长满老茧粗糙的手,我想象着这时如果有神仙亮起一盏神灯,用手轻轻一点,那一堆草就变成绳子,我也能在亮堂的灯下看书了,该有多好啊!
从那以后,我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。多少年后,我仍然感激父亲用最朴实的方法培养了我的这种爱好。他并不懂得多少教育方法,但那个雨天父子俩一个劳动一个读书的场景却永远记在我的心中。其实现在我们所讲的“父子同读”、“母子同读”,父亲在那时已经做到了。
我又一次在放学时等待那个学生的家长,我要把我的故事讲给他们听,我要告诉他们: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……